豬肉為我國居民主要消費的肉類產品,從居民肉類產品消費結構來看,豬肉約占我國居民肉類產品消費總量的63.45%,牛肉約占7.56%,羊肉約占5.58%,禽肉約占消費總量的23.41%。
1、豬肉為我國居民主要消費的肉類產品
生豬產業鏈主要包括飼料生產、生豬養殖、屠宰加工、肉制品生產和產品銷售五個環節,生豬養殖、屠宰加工和肉制品生產為產業鏈的核心,生豬養殖的代表企業為溫氏股份、牧原股份等,雙匯發展和云潤食品為產業鏈中屠宰、生產和銷售環節的代表企業。
2、中國生豬規?;B殖水平仍有待提高
從競爭格局來看,我國生豬養殖行業CR3約為5.6%,反映出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較低,規?;B殖水平仍有待提高,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。
我國為豬肉生產的大國,2014-2019年,我國豬肉產量波動變化。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,2019年我國豬肉產量大幅減少,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9年,我國豬肉產量約為4255萬噸,較2018年有所減少,同比下降21.3%。
我國豬肉的主要類型有熱鮮豬肉、冷鮮肉和冷凍肉。從市場份額來看,熱鮮豬肉約占我國市場的70%,主要在農貿市場進行銷售,保質期為1-2天,相對較短;
冷凍肉約占我國豬肉市場的20%,保質期較長,可保存6-12個月,價格相對較低;冷鮮肉為嚴格檢疫合格的畜禽經過科學工藝屠宰后,置于零下18攝氏度的環境下1-2小時,后轉入0-4攝氏度的環境中脫酸16-24小時,并在后續加工、流通和零售過程中始終保持在該溫度范圍內的畜禽肉,冷鮮肉的營養價值相對較高,保存時間為7天,因此冷鮮肉的價格也相對較高,目前冷鮮肉約占我國豬肉市場的10%左右,主要在農貿市場、加盟店和商超里進行售賣。前瞻分析認為,隨著我國居民消費觀念的轉變,未來我國冷鮮肉的市場份額將逐漸擴大。